您的位置 : 首页 > 小说库 > 其它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更新时间:2022-12-05 14:34:36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已完结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来源:七悦文学 作者:张振鹏 分类:其它

我国在公元前550年发明了算盘,在当时是世界最先进的。它用竹签串联一粒粒算珠代替一根根零散的算筹,用快速的拨珠代替缓慢的“运筹”,因而既便于演算,又便于携带,算起来又快又准。现在算盘在部分行业仍在使用。《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一本综合性的历史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但是该书没有作者,大约成书于1世纪下半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系统的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该书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分别是:方田、栗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算术》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展开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经济科技

经济贸易

铜钱方孔的由来

  我国古代方孔铜钱,历史悠久,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币制,制造方孔铜钱,直至1900年清朝末年才废止,共使用了2000多年。汉书《食货志》中就有“钱圆函方”的记载,注曰:“外圆而内孔方也。”形状是外圆内方。铜钱中间的方孔是由当时的工艺条件所限制。铸造出来的钱币有毛刺,不美观使用也不方便,为了批量的锉掉毛刺,就必须把钱串在方棍上,所以中间必须留孔,只有这样,在锉钱币的时候,钱币才不会滚动。因此,古代的铜钱才在中间留有方孔。

元宝

  元宝有两种含义。一是中国古钱币的一种名称,因唐“开元通宝”被误读作“开通元宝”而得名。这种钱币,唐宋铸造较多。二是指的我国旧时铸造的金银锭。元朝忽必烈时以银库为元宝,后来以元宝铸成马蹄形,故又称马蹄银,又称“宝银”,作货币流通。大锭重约50两,名曰“元宝”,也就是“元朝之宝”的意思,大多由各地锻炉制造,标有银匠姓名及日期、地点。重量成色各有差异。清朝中叶后,元宝须经过公估局鉴定,批明重量和成色才能流通。金元宝一般供保藏,极少流通。

银元

  银元是清末中国自铸银币的通称。清代,把外国流入的银铸币称为“洋钱”、“花边钱”、“大洋”,把中国自铸的银币称为“银圆(元)”。

交子

  最初的交子发行于北宋1023年的成都,由商人自由发行,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当地当时仍流行大铁钱,非常重)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就是“交子”。

钱庄

  钱庄是旧中国早期的一种信用机构,当时主要分布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福州等地。而分布在在北京、天津、沈阳、济南、广州等地的则称为银号,性质与钱庄相同。早期的钱庄,大多为独资或合伙组织。规模较大的钱庄,除办理存款,贷款业务外,还可发庄票,凭票兑换货币。

票号

  票号是清朝的一种金融信用机构。开始主要承揽汇兑业务,后来也进行存放款等业务,又称“汇票庄”或“汇兑庄”。影响最大的是晋商首创的“山西票号”。

  用“元”作为货币单位,是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那时欧美流行最广泛的币“银圆”开始传入中国,最通行的是墨西哥银圆,钱有鹰的图案,所以又称鹰洋。因其质地为“银”,形状呈形而得名,一枚就称为一圆。这“圆”字既是货币名称,是单位名称。为了书写方便,后来人们就借用同音字“元”代替了。此后,尽管又使用过多种货币,但货币单位“元”却一直沿用了下来。元以下的货币单位(角、分)全部会转化成元的单位,以小数表示。民间一般使用“元”的写法,货币上则印作“圆”,但叫法上则多说成“块”,角说成“毛”。

三十六行

  人们常用“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来比喻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其实,这只是一个概称。三十六行是中国唐代社会主要行业的统称,反映当时社会行业的分工。三十六行最早出现于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录》,据记载,唐朝三十六行分别指: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球宝行、丝绸行、首饰行、纸行、鲜鱼行、文房用具行、茶行、酒米行、铁器行、顾绣行、针线行、汤店行、药肆行、陶土行、皮革行、酱料行、柴行、杂耍行、彩兴行、鼓乐行和花果行等。

最早的商标

  据史料考证,我国最早的商标出现在北宋时期,当时济南有家姓刘的针铺店,以石兔作为商标,颇负盛名。这个商标是用铜版印刷的,近似方形,中间绘有白兔捣药图。

什么是专利

  专利在字面上讲指专有的利益,是专利法中的基本概念。在社会上的含义一般有三种:一是专利权;二是受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三是专利文献。

中国最早的货币

  中国最早的钱币是商朝时的贝币,是由天然的贝壳制造,有光泽、花纹,坚固耐用,不易磨损。贝币的计算单位是朋,每朋10贝。

万贯是多少

  在我国古代铜钱都是用绳子串起来,1000枚为“一贯”,也称“一吊”。古人常用“万贯家财”、“腰缠万贯”来形容自己极其富有,这意味着有豪宅、很多的土地、一群仆人或是有很大的买卖,总之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

刀币

  刀币是我国早期的一种青铜铸币,因形状像生产工具刀而得名,主要流行于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种类很多,有齐刀、即墨刀、安阳刀、针首刀、尖首刀、圆首刀和明刀等,上面铸有文字。秦统一中国后,统一币制,刀币被废除。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至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

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人民币上有手书的“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它有什么来历呢?1950 年的一天,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把马文蔚叫到办公室,先拿出一支毛笔请他欣赏。南行长问他,愿不愿意写几个字试试笔。马文蔚欣然同意,于是就在已准备好的虎皮宣纸上,写下了“中国人民银行”和“壹、贰、叁、伍、拾、圆、角、分”等字,每字都写了好几个。南行长将每个字选出最好的,其余让他带走。多年后,这些字便出现在“五三版”人民币的票面上。1959 年,当设计现行人民币时,虽然把票面上的数量词改成了宋体字,但因马文蔚所写的“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早在人民中享有盛誉,所以继续沿用。

第五套人民币

  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其中1元有纸币、硬币2种。根据市场流通需要第五套人民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同时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货币正面均采用***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普通纪念币

  我国的普通纪念币是有特定主题和限量发行的人民币,是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国家造币厂而设计制造的,由国家银行统一计划发行的法定货币。纪念币通常是为了纪念我国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有特殊意义的事物而发行的。普通纪念币与市场上流通的同面额的人民币价值相等,可以同时在市场上流通。纪念币的作用主要是满足公众的收藏要求,而不是用于流通。特定主题和限量发行是纪念币的主要特性。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发行了第一套纪念币。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我国在钱币上采用少数民族文字,古代就有,如西夏、元、清诸代的钱币上,分别铸有西夏文、八思巴文和满文。新中国的人民币上除了采用汉字为主要文字外,也曾先后采用过蒙、维、藏、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这些文字由少数民族书法家书写,并经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签批,国家民委校审,最后由国务院批准采用。由于少数民族文字的书写习惯不同,所以人民币上的藏文、维文、壮文为自左至右横排,蒙文却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直排。

人民币上的盲文符号

  人民币从1948年12月1日正式发行开始,到目前已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其中前三套均无盲文识别标记。在设计和印制第四套人民币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了方币便盲人使用人民币,指示中国人民银行在主币上增印盲文符号。于是,1元、2元、5元、10元券在正面左下角分别加印1个、2个(竖列)、2个(斜列)、4个黑点;50元、100元券在正面右下角分别加印5个、7个黑点。这些小黑点错综排列,仔细触摸,可感觉微微凸起,盲人通过触摸黑点多少及分布便可区分面值。在现在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上,仍然保留了盲文数字。

****的识别方法

  ****的识别方法一般可以通过“眼看、手摸、耳听、仪器检测”四种方法来识别。眼看:看票面的水印是否清晰,是否有层次和主题效果;手摸:人民币元均采用了凹版印刷,触摸票面上凹印部位的线条是否有凹凸感;耳听:钞票纸张是特殊的纸张,挺括耐折,用手抖动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仪器检测:用紫光灯检测无色荧光图纹,用磁性仪检测磁性印记,用放大镜检测图案印刷的连接技术及底纹线条。

“¥”符号的由来

  我国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人民币,是以“元”为单位,而“元”的汉语拼音为Yuan。取元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再添加汉字“元”的两横,组成“¥”,规定为人民币的符号。

大写金额的由来

  1368年1月,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正式登上皇帝宝座。一登基后就立法定规,严惩贪官污吏。在这期间,朱元璋除制定了严惩贪污的法令,为杜绝财务混乱,首创了一项行之有效的数字管理措施,即把汉字中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在进行钱粮登记时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陌、阡”,并在全国推广。这一方法使明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后来,人们在使用大写记账过程中,渐渐地又用“佰仟”代替了“陌阡”。大写金额由此而来。

小康

  “小康”一词古代有三种解释:一,早在西周,小康一词就已经出现。《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这里,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二,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作小康。《礼记·礼运》上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贵族世袭)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设置)田里。”这里描绘的是在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现的盛世。三,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如宋人洪迈所著《夷坚志》卷一就有“(刘)痒……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的话。今天所说的小康,最早是***1979年提出来的。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具体来说,就是物质生活状况、生活环境状况和社会环境状况都要得到进一步提高。

中国储蓄存款的基本形式

  在我国,储蓄存款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活期储蓄指没有期限、客户可随时存取、存取金额不限的一种储蓄方式;定期储蓄存款是约定存期,一次或分次存入,一次或多次取出本金或利息的一种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存期越长利率越高。我国各大银行的定期储蓄主要包括: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定活两便储蓄存款、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款、通信存款等。

活期储蓄

  活期储蓄是指不规定存款期限,可以随时存取或转让的一种储蓄形式,存款以1元基础,没有上限,开户时银行发给存折或银行卡,凭折或卡办理业务。特点是:一是通存通兑,客户凭折或银行卡可在同一银行的全国网点和自助设备上存取人民币现金;二是资金灵活,客户可随用随取,资金流动性强;三是缴费方便,客户可将活期存款账户设置为缴费账户,由银行自动代缴各种日常费用。

定期储蓄

  定期储蓄是相对于活期储蓄而言,是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期限有3个月到5年,10年以上不等。一般来说,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传统的定期存款除了有存单形式外,也有存折形式,后者又称为存折定期存款,但其以90天为基本计息天数,90天以下不计息。与活期存款相比,定期存款具有较强的的稳定性,且营业成本较低,商业银行为此持有的存款准备金率也相应较低,因此,定期存款的资金利用率往往高于活期存款。

邮政储蓄

  我国邮政储蓄最早始办于1919年,民国末期陷于停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银行于1951年委托邮政部门代理储蓄业务,1953年再次停办。1986年,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国务院批准邮政部门恢复办理储蓄业务,并在原邮电部和各省(区、市)邮电管理局内设置了邮政储汇局,对邮政储蓄、汇兑等项金融业务进行管理。

  邮政部门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邮政储蓄计算机实时交易系统、电子汇兑系统、代理保险实时出单系统和代理开放式基金交易系统,有力地支持了各项业务的经营管理。邮政金融的经营范围涉及本外币储蓄业务,由邮政储蓄延伸出的代理保险、代发工资、代理国债等中间业务,新兴发展的协议存款、债券交易等资金运用业务等。

华侨人民币储蓄

  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是银行为适应侨胞、侨眷的需要而以优惠利率开办的一种储蓄形式。华侨、港澳同胞或者有外籍亲属的中国公民将境外汇入或携入的外汇、外币(包括黄金、白银)卖给中国银行,用所得的人民币而参加这种储蓄。存储时需凭借外汇证明或侨汇证明书,办理开户手续,储蓄到期时只能支取人民币。

我国最早的银行

  我国最早的银行成立于1905年,由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大清户部银行”,是清政府的官办银行。1907年,大清户部银行济南分行在济南成立。1908年2月经度支部(即官制改革前的户部)奏准,户部银行称“大清银行”。1912年,大清银行改称为“中国银行”。

百货店的由来

  百货店的由来源于乾隆皇帝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到一个江南小镇微服私访,见一铺面招牌写着“万货全”,心生好奇,就进了铺子。乾隆帝开口说:“我买把粪杈子。”伙计连忙拿了几把往柜台上一放:“请随意挑选。”乾隆帝摇头说:“我要的是金粪杈子。”掌柜感觉是来找麻烦的,便笑着说:“这金粪杈子小店确实没有。”乾隆帝说:“既然没有,为何叫‘万货全’?”掌柜忙取下招牌,请乾隆帝取个名。乾隆帝说:“虽没有万货,但百货还是有的,那就叫‘百货全’吧!”于是“万货全”就改成了“百货全”。而一般的日用品商店就被改名为百货店了。

夜市的由来

  夜市在东汉时叫“夜籴”,这是夜市的萌芽。到了唐代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仅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正式出现。长安不论白天或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现在由于夜市其独特的氛围,深受百姓喜爱,成为人们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科技博览

科学与技术

  科学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在我国很早就有,不过并没有用科学这个名词,较早用的是“格致”一词。“科学”一词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从日本传来的。1896年由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文里,首次借用日本的“科学”一词。接着康有为在1898年的《戊戌奏稿》里,也使用了。后来陈独秀编《新青年》时,曾风趣地半音译用“赛先生”来代表“科学”一词。不久,“科学”一词在中文书里就代替了“格致”,普遍地使用了起来。

  “技术”这个名词,在中国却早就有。《史记·货殖列传》里开始使用了“技术”一词,如“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现代的技术则包括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还有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算筹与算盘

  算筹与算盘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两种计算工具。算筹是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大约起源于西周,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当时,将小竹棍按一定的规则摆成各种形状,就能表示一切的自然数,提高了计算速度,于是发明了算筹。算筹不仅轻巧灵便,可以进行多种运算,比如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缺点是不论是简单运算或复杂运算,算筹都必须慢慢摆放,给人一种得心不应手的感觉。后来,算筹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国在公元前550年发明了算盘,在当时是世界最先进的。它用竹签串联一粒粒算珠代替一根根零散的算筹,用快速的拨珠代替缓慢的“运筹”,因而既便于演算,又便于携带,算起来又快又准。现在算盘在部分行业仍在使用。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一本综合性的历史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但是该书没有作者,大约成书于1世纪下半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系统的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该书共收有 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分别是:方田、栗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算术》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司南

  司南,“司”是“指”的意思,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有人就在山上发现了一种能够吸铁的石头,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指南北,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造成一个勺形,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勺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当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

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是由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司南演化而来。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能够利用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南极的特性,清楚地辨别方向。原理是由于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主要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地动仪

  地动仪是我国汉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用于测定地震发生方位的仪器。由于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频繁,造成了很大的灾害,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比欧洲创造的类似的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这种“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铜球就会落入对应的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浑天仪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它们也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西方的浑天仪最早由埃拉托色尼于公元前255年发明。浑仪模仿肉眼所见的天球形状,把仪器制成多个同心圆环,整体看像一个圆球,然后通过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观测天体。浑象的构造是一个大圆球上刻画或镶嵌星宿、赤道、黄道、恒稳圈、恒显圈等,类似现今的天球仪。浑象又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在天球外围——地平圈,以象征地。天球转动时,球内的地仍然不动。现代著作中把这种地在天内的浑象专称为“浑天象”。通常认为浑象最初是由西汉耿寿昌创制。东汉张衡的浑象是他设计的漏水转浑天仪的演示部分。以后,天文学家还多次制造过浑象,并且和水力机械联系在一起,以取得和天球周日运动同步的效果。

纸的发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来制取丝绵。漂洗丝绵时,把留积在竹帘子上的薄薄一层丝絮纤维剥下来晒干,就成了一张丝绵纸。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工艺,扩大了造纸原料,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到4世纪,纸张完全替代了简策,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纸,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有了纸,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得到更好的保存,也得以迅速地传播和发展,纸成为人类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纸,是我国劳动人民最早发明的,是我们祖先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现存英国国家博物馆)。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就是先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接着,雕工就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刻好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时,先用刷子蘸墨,在雕刻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做好了。

活字印刷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用纸书写即轻便又经济,但是手抄写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至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后来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但雕版印刷刻板费工费料、存放不方便、不容易更改错字。北宋年间,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许多史籍表明,火药最早产生于9世纪后半期的唐末宋初时期。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在炼丹过程中他们很注重硫黄,因为硫黄是能够制服金属的奇异物质,它可以和水银化合生成硫化汞,还可以和铜铁等金属化合。硫黄性质活泼,容易着火。为了控制硫黄,炼丹家把硫黄和其他物质一起加热形成化合物,来改变它容易着火的性质,这种方法称为“伏火法”。在进行硫黄“伏火”的种种实验中,发现当硫黄、木炭和硝石一起加热时,极易发生激烈的燃烧。由于硫黄和硝石在我国古医书上被列为治病的药物,所以把它们和木炭的混合物称为“火药”,意思是会着火的药。

水车

  水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古代为了灌溉偏远或地势高的农田。于是中国人善用其智慧,发明了另一种能引水灌溉的农具—水车。民间最早的汲水用具该是“桔槔”。将横木放在支架上,利用杠杆原理汲水,这是水车的先驱。正式记载中的水车大约在东汉时才产生,称“翻车”,已有轮轴槽板等基本装置。到了宋代出现了利用水作动力的“筒车”, 配合水池和连筒可以使低水高送。不仅功效更大,同时节约了宝贵的人力。至元代,出现了“水翻车”、“牛转翻车”或“驴转翻车”。这项发展,使翻车的利用更有效益。至此,利用水力和畜力以为驱动,使人力终于从翻车脚踏板上解放出来。后来,又出现了“高转筒车”,地势较陡峻而无法开水塘的地方,也能低水高送。这是中国水车发展的第三阶段。元明之后,水车便再没有多少突出成就了。

水磨

  水磨出现于晋代。磨,是把米、卖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器。水磨的动力部分是一个卧式水轮,在轮的主轴上安装磨的上扇,流水冲动水轮带动磨转动。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后来人们发明一种构造比较复杂的水磨。一个水轮能带动几个磨转动。这种水磨叫做水转连机磨。水磨是水力发电动力原理的原始形式。从机械角度来看。它是由水轮、轴和齿轮联合传动的机械。从车轮到水轮是技术史,也是人类文明史进步的标志。

温室的起源

  温室出现在我国汉代,是劳动人民与大自然长期斗争中产生的智慧结晶。据《汉书·召信臣传》记载,在太官园内曾筑有一个温室,向阳面满是窗棂,糊上涂油的窗纸,瓦顶铺有厚厚的干草,室内昼夜烧着炭火。三国时温室生产已相当普遍。唐代,人们可以利用温泉热能来提早生产瓜菜。明清时期,温室生产进一步发展。现在的温室则采用的是暖气和工业余热等来提高室温,有的还发展到利用太阳能实现自动加温,既节约了燃料,又消除了污染。

氧气的发现

  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是我国唐朝的炼丹家马和。他在仔细观察可燃物的燃烧情况后,得出结论空气,主要由阳气(氮气)和阴气(氧气)组成,其中阳气多于阴气多得多,阴气可以在空气中除去,而阳气则不能除去。马和进一步指出,阴气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盐)等物质中。如用火来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来。马和的发现比欧洲早1000多年。

  

小说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经济科技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