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第2章 学习认知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名教育专家埃得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认知不是一种活动,而应该是一种能力。学习认知的最大目的就是学会学习,让孩子具备学习力,因为在现代社会,学习力就是竞争力。要让孩子终身学习,还要让他具备终身学习力,这样他才能具备终身竞争力,才能在当今社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愿父母都能让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都能学会学习,能够提早具备这种学习认知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他应该用学习力打造自己一生的核心竞争力。

  

  

第1种能力 记忆

  牢固地记住某些已学会的或熟记过的东西,比再学某些新东西而忘掉以前所学的东西还重要些。

                              ——(德国)第斯多惠

  清楚地认识和记忆的有效方法是联想。

                              ——(日本)高木重朗

  应当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而不是等到记忆以后再重新去记。

                              ——(俄国)乌申斯基

  记忆属于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层次,任何高层次的能力及其运用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有些孩子不重视对知识的记忆,还以所谓的“能力强”来掩饰自己的“记忆力差”,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要知道,记忆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没有记忆,就没有其他能力可言。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通常所说的记忆力,是记住事物的形式或事物经过的能力。记忆是大脑的内存,记忆力是指信息在大脑中存储并读出的能力。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有着非凡的记忆力。

  法国伟人拿破仑说:“没有记忆的脑袋,等于没有警卫的要塞。”拿破仑本人记忆力超群。据说,他能记住他的每一个士兵的脸孔和姓名,也能记住每一门大炮所在的位置。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在我的词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他每天的睡眠只有3个小时。可以说,他所具有的超人记忆力是他坚持不懈地努力而产生的结果。

  英国哲学家米尔10岁前就已经掌握了几国语言。发掘出特洛伊遗址的德国学者修里曼,孩提时就能背诵父母教授的霍梅罗斯的诗篇,长大以后,他只需几个月就能掌握一门外语。盲人学者高保已一,据说能把相当于几十册大词典上的知识完全记忆在大脑中,并且还能背诵出许多围棋、象棋的棋谱。在那些实业家、名人和学者们当中,具有超凡记忆力的人更是举不胜举。

  根据一项调查统计,在100位科学家中,只有1位记忆力较差;100位演说家中,只有3位记忆力较差;100位成功商人中,只有4位记忆力较差。而100位普通人中,却有79位记忆力较差。由此可见,良好的记忆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关键。

  在现实中,人们的记忆能力都是无可比拟、无可替代的。每一个观念都是由许多记忆信息重新组合而成的。如果没有记忆,就不可能产生观念,学习更是无法进行,记忆是学习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记忆力很差的人能够在现代社会的学习浪潮中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更不用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大展身手,独占鳌头。

  可以说,人类所具有的记忆力在生物界中是最出色的。正因为人类有了如此独特的记忆能力,才逐步建立了现代的文明社会。

  记忆能力是构成智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在智力中的作用非常明显,一旦失去记忆力,人也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如果不对记忆的材料进行概括、分类,记忆的材料就将变得杂乱无章。常识告诉人们,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也是这样,“器”的作用非常大。这个“器’就是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只有把大量的知识都装进大脑,才能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下笔有神;才能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

遗憾的是,现在有些孩子竟然说自己的记忆力不如以前了。其实,孩子在十几岁时,正是记忆能力的黄金时期,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愿意花时间培养自己的记忆能力,总是把平日里花很少时间就能记住的东西累积到考试前再突击。其实这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方法对学习来说有害无益。

总体来说,孩子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他能够比较容易地记住身边发生的事情,而许多知识的逻辑关系恰恰与认识规律背道而驰。这就是学习之所以往往给人以死记硬背的感觉的主要原因。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注意寻找记忆的办法,探索记忆的途径,以达到记忆目的。

孩子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若要想更好地学习各种知识,增强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良好的记忆力是孩子学习和未来飞跃发展的重要基础。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呢?

培养方法一:让孩子明确记忆目标

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记忆中心,也就是记忆目标。有明确的记忆目标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相反,没有明确的记忆目标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方法,称为无意记忆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的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会越好。没有明确的记忆目标,记忆的次数再多,能够记住的内容也会很少。实际上,一个人记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是有意记忆。有意记忆比无意记忆效果好。

陈正之是宋朝的读书人,他看书特别快,抓住一本书,就一个劲地赶着往下读,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了一本又一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效果很差:读过的书像过眼烟云,根本就留不下一点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力不好。

有一天,他遇到了当时著名的学者朱熹,就向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每次只读50字,重复读上几遍,也比这样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的时候要用脑子想,用心记。陈正之这才明白,他之所以记不住读过的书,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因为读书的目标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读书的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消化不了书中的内容,又不能进行有意记忆,记忆效果当然不会好。

后来,陈正之接受了朱熹劝告,每读完一段内容,就想想这段文字讲了些什么,有几个要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学识广博的人。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确记忆的任务,进行有意记忆。任务明确,才能调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地实现记忆任务。例如,英语单词不好记,但又必须记住,因此,可以让孩子把生词写在小卡片上,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记住20个生词,并及时进行复习与检查。这样,日积月累,孩子的词汇量就会大增。当然,还要告诉孩子有意记忆离不开意志努力地参与。

培养方法二:教孩子注意劳逸结合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劳逸结合可以增强头脑的活动能力。因为疲劳会降低大脑的活动能力,即使是经常进行激烈比赛的运动员,在比赛前也要充分休息,待消除疲劳后,能更有成效地投入比赛。这是因为,疲劳会明显降低脑细胞的活动能力,记忆力也会随之减弱。所以,要想让孩子提高记忆力,就必须让他经常调整身心状况,使脑细胞处于良好状态。

  心理学家在试验中证明,在记忆新的事物和单词时,每记忆30分钟后休息5分钟,其效果会远远超过长时间连续记忆。孩子常常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前一天晚上怎么也解不开的数学问题,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迎刃而解了。可见,劳逸结合对记忆来说,是多么重要!

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在学习和练习完了知识后能好好睡一觉的人和那些学习完同样的知识后整夜不睡觉的人相比,前者在第二天所能记起的东西要多于后者。一些相关发现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这一结论:保持心情平静、沉着,保持精神集中,使大脑获得良好的休息,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获得这一良好状态的一个实用方法是思维按摩,具体方法包括用拇指和食指从上到下轻轻地按摩整个耳朵,用两只手的手指触摸位于发际和眉毛之间的两个穴位。这些方法会有效促进血液流动,消除记忆障碍,提高记忆力。

培养方法三: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第一步,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做一次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为了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反复25 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反复54次;而记忆6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反复8次!这个实验充分说明,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牢固。否则,即使是死记硬背,也是费力不讨好。由此,父母应该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列宁就有着超人记忆能力。有一次,他去远离莫斯科的一个城市视察工作。在火车上,他带了好几本厚厚的书,并专心致志地看着。这时,坐在他对面的一位同志问:“这么多书,您看完后记得住吗?”列宁说:“当然可以记住,不相信您可以提问。”他把书递给了对面的同志。那人真的拿起书来向列宁提问。结果,列宁居然全都答对了。

  “您的记忆力简直是超人啊!”那位同志敬佩地夸奖起来。没想到列宁笑呵呵地说:“也没什么,我已经习惯这种阅读了。学习总要抽空才行的嘛!要想记住,首先要理解,理解的东西,才能记住,记住才能会用啊!”

  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说:“你对问题考虑得越深入,你的记忆就越牢固。没有理解之时,不要试图去记忆,这会浪费时间。”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理解就是掌握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记忆的技巧,归根结底还是要以理解为基础,只有理解了,记忆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培养方法四:帮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

  父母要帮孩子总结一些实用的记忆方式,并让孩子找出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有的孩子在早晨把昨天学过的内容复习一遍,就能很好地记住;有的孩子喜欢边听边写,就很容易记住;有的孩子与其在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读书,还不如边听音乐边读书,反而能够很好地记住……父母要让孩子在这些因人而异的方式中,找出适合于自己的方式,灵活运用,具体实践。

  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只读过4个月小学,他的记忆力非常好,所获得的知识都是通过自学掌握的。林肯有一个习惯,每当他坐在椅子上读书时,都要采用这样一种姿势:把脚放到桌上或者放在窗台上,并使身体向后仰着,这样有助于记忆。他在自学时所掌握的知识,帮他踏上了辩护律师和政治家的道路。

  所以,父母完全可以让孩子选择适合他自己的记忆方式,为孩子铺一条通往成功学习认知的康庄大道。

培养方法五:教给孩子一些记忆方法

父母应该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适合他自己又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以提高孩子的实际记忆水平。

1. 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指的是将记忆的材料在头脑中加以联系,从而增强记忆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中形成和运用联想是增强记忆的重要方法。联想记忆法常用于一些有具体情境的识记材料,如一些写景、叙事的文章,一些英语情境对话等。可以想象自己就处于那个情境中,把作者的思路作为线索,串起一连串的内容。

  日本著名记忆专家高木重朗曾说:“清楚地认识和记忆的有效方法是联想。”在大脑中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的联想有助于加强记忆;同时,联想也是一个对学习材料反复思考的过程。

2. 多感观记忆法

多感官记忆法,指的是耳听、口说、眼读、手写以及脑想等并用记忆同一事物的方法。这种记忆法常用于一些分散的、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3. 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法,指的是把储存的零散、杂乱无章的知识进行排队、归类、总结和推理并纳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记忆网络中的方法。这种记忆法可以达到“异中求同”的目的,很多看起来毫无联系的知识可以归纳在一起记忆。

4. 形象记忆法

形象记忆法,指的是把那些抽象难记的事物形象化,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去记忆。近几年来,这种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国外研究和应用形象记忆法的人很多。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帮助记忆,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自信心,改善性格,提高综合能力。

5. 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指的是把记忆材料变成口诀或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这种方法把记忆材料分成组块记忆,可以缩小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加大信息的密度,减轻大脑的负担。比如,可以让孩子这样记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培养方法六:帮孩子合理分配注意力

合理分配注意力有助于记忆。希腊文学家艾斯·强森说过:“真正的记忆术就是注意术。”可以从这句话中明白一些道理。因为世界的丰富多彩、纷繁复杂,感官的各种刺激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给,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妨碍了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和稳定,从而影响了人们对某一特定事物清楚而深入的认识。

德国著名哲学家瓦格纳说:“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一切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把它学好。”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控制注意力,使它能根据孩子的需要而有一定的指向性、集中性和稳定性,这对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

提高记忆力有很多方法,但采用这些方法前有个绝对必要的条件,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要记忆的对象上来。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个惟一的门户,只有经过这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才能在心里引起感觉来。如果不把我们的注意集中在它身上,那么,虽然它也可以影响我们的机体,但我们是不会意识到这种影响的。”

这里说的“惟一的门户”,意思是说舍弃这条道路,就没有感知记忆的途径了!所以,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就等于打开了智慧的大门,就能让知识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反之,就是把各种信息拒之门外。

父母要让孩子克服注意力分散,让他集中注意力的根本办法就是磨练孩子的意志,让他养成自我控制的能力。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指出,医治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陷,可以采用演算数学的办法。因为演算时必须全神贯注,做起习题来,对来自环境和自我的干扰,就都不在意了。大思想家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强调的正是注意力集中。如果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能力,请牢记这条古训吧!

培养方法七:教孩子及时复习

  增强记忆不能忽视及时复习的巨大作用。教育家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乌申斯基也说:“应当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而不是等到记忆以后再重新去记。”这些都说明了复习以增强记忆的重要性。爱因斯坦的记忆力超群,很多人曾经询问他的记忆秘诀,他回答说:“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三组的学生熟记同一篇诗歌,第一组间隔1天复习;第二组间隔3天复习;第三组间隔6天复习,一直达到熟记的统一程度。结果,第一组学生平均需复习4次;第二组平均需要复习6次;第三组平均需要复习7次。可见,复习间隔的时间越短,复习的次数越少。如果复习能做到及时,就可以提高熟记的结果。

是的,及时复习与不复习有巨大的差别。学过的东西,只有不断去复习,才能够牢固地记忆,并能运用自如。有两个大学生,甲的英语水平要比乙高一些。毕业后,两个人在同一个中学任职。甲担任行政职务,而乙担任英语教师。3年过去了,因为乙每天接触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口语能力也很强,并开始翻译外国小说。而甲自从毕业后,就极少再复习运用英语,他甚至已经想不起几个英语单词了。

父母要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他自以为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而且自己的记忆力也很好,所以下了课后从不复习。久而久之,那些学过的东西会很容易渐渐淡忘。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刚学过的东西如果不立刻复习巩固的话,就会逐渐忘记。虽然孩子上课听懂了,但如果忽略了复习环节,就会破坏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时间一长,所学的知识自然就会逐渐模糊、忘却、不成系统,这样当然容易忘记了。

由此可见,父母应该教孩子及时复习。可以让孩子在零碎时间采用“过电影回忆法”,在听课的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这样可以检验听课效果。如果能顺利回忆,就证明听课效果好,反之就应寻找原因,改进听课的方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再现一遍,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让孩子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让孩子和同学等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

章节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学习认知能力 第3章 ?质疑 第4章 ?想象 第5章 ?阅读 第6章 ?专注 vip 第7章 ?笔记 vip 第8章 ?细致观察 vip 第9章 ?独立思考 vip 第10章 ?获取信息 vip 第11章 ?探求知识 vip 第12章 ?运用语言 vip 第13章 ?基本礼仪 vip 第14章 ?与人合作 vip 第15章 ?悉心倾听 vip 第16章 ?表达自我 vip 第17章 ?幽默风趣 vip 第18章 ?自我管理能力 vip 第19章 ?超越自我 vip 第20章 ?自制自律 vip 第21章 ?有效执行 vip 第22章 ?自我反省 vip 第23章 ?自主选择 vip 第24章 ?修正弱点 vip 第25章 ?时间管理 vip 第26章 ?生存生活能力 vip 第27章 ?把握机遇 vip 第28章 ?自立自强 vip 第29章 ?缓解压力 vip 第30章 ?抵抗挫折 vip 第31章 ?开拓创新 vip 第32章 ?成功理财 vip 第33章 ?应对意外 vip 第34章 ?积极进取 vip 第35章 ?自我保护 vip 第36章 ?动手实践 vip 第37章 ?保持健康 vip

相关推荐: